【校園天地.正正得正】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:正向「新鮮人」

撰文:校園投稿
出版:更新:

對你而言,正向教育,代表什麼? 新興的教學法? 樂觀、積極的正面思維? 如何幫助學生心理健康?
對我而言,正向教育,是為學生建立一個有愛和鼓勵的成長環境,同時,也讓我個人成長上了重要的一課。
我於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主力負責生涯規劃活動,今年首次加入正向教育 - 創意價值教育的團隊,帶領中一同學上創意價值教育課堂(平均一星期連上三課,每課50分鐘)。此課堂以正向教育PERMA的理念作基礎,以不同媒介發掘學生的創意、潛能及興趣,並培養正面的價值觀。
撰文:葉泰賢老師

初次體驗正向課堂難處及團隊的支持

作為一位正向課堂經驗淺薄的「新鮮人」,我懷着緊張的心情,閱讀不同正向心理學的書籍,了解同工以往上課的經驗,希望新學年能盡力為同學帶來好印象。

然而,當真正接觸學生時,期望和現實總是帶着巨大落差。正向課堂強調Learning by doing,以體驗為主的學習,在第一課就有不同的團體合作遊戲,我預期同學會積極主動,最少比平日的課堂積極投入吧?  但實際是同學對遊戲不太熱衷,甚至拒絕參與,部份不守遊戲規則的同學,更以自己的方法隨意玩耍。結果我就像一名消防員般,哪裏起火就四處撲過去救火,遊戲也在半拉半扯之下勉強完成。

要鼓勵同學認真去「玩」,全情投入體驗,原來一點也不易。

尤幸得到團隊老師的支持,幫助我在不太掌握課程時,了解如何上一課「好」的正向課堂。為令課堂更配合學生需要,團隊同工在每次正向課後會用約一小時檢討,討論和計劃下一課正向課堂。過程中,不少同工也會分享好的經驗和做法,並提供不少建議,又坦誠分享面對的困難和挑戰,透過集思廣益,令我學到不少「心法」和「招式」。回顧這20多堂正向課,我確實學習、嘗試及經歷不少,現分享其中三項:

真正的關係建立不只在課堂上   正向關係是改變的第一步

正向教育強調關係的建立,正向關係是引發同學改變的第一步。我認為正向教育中,不管有多少硬件的配合,到最後最重要的還是人。在正向課中,老師和同學建立互信的關係,透過關係,令同學感受到被重視、被接納,同學獲得信心及肯定後,改變自己,活出正面的人生態度。

正向關係的建立不只在課堂上,課後回饋更為重要。在正向課中,每位學生擁有一本《正向隨筆》,每堂課後,同學可寫下得着和反思,而我也會在隨筆上回應。久而久之,《正向隨筆》成為了老師和同學間的溝通橋樑。我回應同學所寫,同學看到我的回饋獲得動力,下次就更認真的書寫感受和得着。後期,甚至有同學將隨筆變成畫簿,預留長長的留言板位置,期待我每次回應。

每次回饋,我都不斷鼓勵同學多寫自己的感覺和感想,有次同學寫了「上課很無聊,所以不小心睡著了。」我沒有批評和說教,反而欣賞同學的誠實,接納他犯錯,並請同學細想如何避免下一堂課再睡著,引導他們承擔和解決問題。

透過這類定期接觸與溝通,漸漸看到同學的心態轉變了,在隨筆上也願意分享更多:有同學開始時寥寥數字,後來相當用心反思;有同學打開心窗問「我覺得考試壓力很大,要如何解決?」等等,正向關係幫助同學體會個人的感受被聆聽、安慰、鼓勵和提醒的寶貴經驗,同學獲得重視,之後便更願意投入課堂。

表揚孩子付出的努力而非成果   細心觀察發掘學生品格強項

正向教育發掘學生潛能,而不是盲目讚譽。正向教育不是盲目的正面思維,更不是動不動就表揚和讚賞。 我在課堂中學會讚譽有時也講求技巧。

有次我觀賞同學的作品時,不禁對一位同學的畫作讚嘆了一句「好靚喎!」,同學此時卻默不作聲,將作品收起來。那時我還不為意,後來才意識到可能因同學自信心不足,我的一句話反為他增添壓力,對於自己的作品被人評價感到難堪。

有研究發現,被誇獎聰明的孩子更容易放棄、不敢冒險。一句只表揚成果的讚美,可能會令同學只過份重視成果,一旦有失敗的風險反而不願嘗試。我學習到欣賞同學時,不要着眼在同學做出來的成果,更應重視同學在過程中的努力與所運用的品格強項等。 我學會仔細留意同學的一言一行,放大他們細微的進步和優點,例如:我現在會讚賞同學「看到你好用心去做!你是如何做到的?」、「你畫畫時好細心! 畫得好細緻啊! 」、「你的畫和其他同學特別不同! 你好有創意!」……,同學有時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和品格強項,而正向課程便是透過不同的學習經歷,讓老師可從不同角度欣賞同學獨特的品格強項,從而令同學更了解自己,將潛能及強項加以發揮。

妙用教師的語言避免挑剔 管教成為傳達正面價值觀的最好時機

正向教育講求正向關係和讚賞同學,但也要求管教和紀律。 很多人誤以為正向即不可以責罵學生,但其實正向,反而需要老師更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針對同學的毛病和將自己的怒氣發洩在同學身上。在正向課上學生犯錯,我學會避免加強負面情緒,先入為主地判斷學生的行為,例如「你也無心上課,不如不要讀了」,轉為由「我」的感受出發,正確表達情緒,如「我留意到有部分同學在談天,沒留心上課,我感到好失望,因為我覺得同學應安靜留心,有基本尊重老師的態度。」這樣避免針對同學的個別行為,反而表達自己的感受,也令同學明白應該要做什麼。

我了解到,很多時同學不守遊戲規則,不是同學不願意參與,而是同學不理解指令,此時,同學需要的是提醒,老師便要用最簡潔的詞句表達,儘量少用帶有非常重的情緒色彩的詞語或命令式的語調,即不要只說「你不要再談話」,要說「請你安靜」,給予同學替代性的、被認可的活動,避免只強調負面行為。

我在課堂後也常常與同學個別傾談,令同學了解老師在課堂上指出自己的行為是出於關心,希望同學了解行為背後會造成什麼傷害或後果,例如:堂上傾談會影響其他人學習,也令我不能盡老師的責任教好學生,所以需要停止這個行為,而非針對同學。

閱讀正向書籍時,有一句話尤其深刻:「責任感、尊重、誠實、仁愛是無法直接傳授的...美德是由內心滋長而來,不能用懲罰強迫灌輸」。面對學生犯錯時,我學會先想「我應該如何幫助這學生?」,妙用教師的語言,避免挑剔,令學生以同理心去理解事實的對錯,管教同學將可成為傳達正面價值觀的最好時機。

教育是一個互相開發、面向生命的過程

以《教師手記・再上路》中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作結 :「我相信教育是一個互相開發、面向生命的過程。教育不是去『尋找』一些外在的方法、理論、方針套入學校,因為『尋找』就在互相教、受之中。」

正向教育,不是靈丹妙藥,不是將其理論放諸學校就可解決問題,而是靠一班同工和學生的互動,在課堂上,一同學習,教學互長,尋找一個更適合學生的教法,慢慢建立一套校本指南。正向課堂充滿了生命的交流,令同學能在充滿愛和鼓勵的環境下成長,培育正向積極的態度發揮所長、關懷他人、有勇氣和信心面對未來的困難和挑戰。

(內容由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提供)

歡迎所有中學、小學及幼稚園投稿至「01校園」,有意投稿者可將文稿及照片經電郵傳送至campus01@hk01.com

什麼是賽馬會「正正得正」教育計劃?

「賽馬會『正正得正』教育計劃」是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、與中大攜手推出的正向教育計劃,由2017年9月開展,為期三年。賽馬會「正正得正」教育計劃致力透過與學校共同創造及建立正向教育的知識,以及正向教育的實踐,為香港創立一種嶄新教育模式,以促進學生、家長和教師的學術發展和心理健康。計劃成員學校包括七間夥伴學校 (四間小學及三間中學)、兩間資源學校及超過三十間結盟學校。